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通用15篇
读完一本书以后,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,不能光会读哦,写一篇读后感吧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,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1平凡的世界中有群平凡的人,却以不平凡的人生向他们坎坷的年代发出青春的号召。理想或许在那个年代,在时代背景的高压下显得很渺茫,想法可以有,实践却要背负违背社会主义的骂名。然而他们从未忘记同命运去斗争,坚持内心里青春的热火,尽力去打破旧思想带来的贫穷,为中国伟大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热血。
读完那些平凡又普通的故事,再回头看看自己二十年的岁月历程,曾经抱怨过命运对自己的不公,批判过当今社会的黑暗,这些想法看来是多么幼稚,二十岁了,却还是有许多怨天尤人的情绪。当代的我们,有过美好的童年,不用干活,有学上,有书读,而且还不需要担心每天的温饱问题,身处幸福的我们,却精神上十分缺失,少了斗志,多了埋怨。反观少平,少安俩兄弟,热爱学习的他们却碰到了国家经济艰难的时期,连饭都吃不饱,何谈读书。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贫苦百姓,他们的现状显示了当时国家政策的漏洞。处社会底层的俩兄弟不甘向命运低头,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自己的人生,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不断超越自身的局限和时代的限制,最终获得生活上的成功,谱写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命运之歌,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自强与自信、奋斗与拼搏、挫折与追求、痛苦与欢乐,并以一幕幕催人泪下的苦难展示出的人物顽强坚韧的信念。少安、少平的不平凡,向世人证明了倘若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,用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对自己的看法。生无卑贱,命运最终是公平的。
不经风雨怎见彩虹,少安曾经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,为社员谋生计私下里扩大社员自留地,最后却被当作走资派,当着众人的面无情的批判。这不仅是批判了一个改革者的热血,同时也是对劳动人民思想的禁锢。曾经与润叶彼此相爱,却在金钱与地位的差距面前停下了脚步,不是从未拥有,而是命运捉弄了这对曾经的恋人。最为残酷的是在第一次扩大砖厂时,因高薪聘来的烧砖师是骗子的缘故,他的砖全部被烧砸了。无力归还贷款,也付不出村里同样是贫民工人的工资,那刻的他,内心的绝望充斥着整个身体。最后,坚持打破时代束缚,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事业,为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变革打开缺口。少平曾一度因穷而在大家面前抬不起头,同样命运的郝红梅为了摆脱命运而抛弃了他,自卑感更加强烈。转向大城市的他开始不相信命运,劳动中为生计,书本中为精神。然而最后的他虽然停留在了白天如黑夜的矿区,但明白了为了承担责任,必须前行。苦难不仅是苦难,也是机会,让他们成长。回头看看新时代的我们,有什么是我们必须忧愁的,又有什么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。大部分不是我们推脱给父辈,便是父辈出于仁爱为我们挡风雨。拿什么去为成长奠基,我们没有经历过的,便是将来最缺乏的。
俩兄弟在路遥笔下不断成长,摆脱老一代的旧观念,然而,为何没有一个好的结局?少安事业成功,发妻缺因劳成疾去世。少平和田晓霞都已经表达了各自对彼此的爱意,偏偏最后田晓霞因救小孩离开人世,一个在人世,一个却已去了天堂,为何没有一段好的开始就是生死离别的痛苦。已经承受了几十年的贫穷,咽下了多少自卑,为何到了最后都没有完美的结局?路遥,你见证过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发展历程,体会过时代变迁的坎坷,生活越来越好,为何结局却让我悲伤?
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2对这本书早有耳闻,电视剧出来后也积极的看了一些,但真正拿起书却是当下,虽说并未读完就写读后感可能不够全面,但反思后就突然顿悟,这不就是平凡世界中的那个平凡的我吗?既然是平凡的我,索性就忘掉形式的约束,真情实感的记录,也许才是给阅读中自己最好的礼物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,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,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,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;劳动与爱情、挫折与追求、痛苦与欢乐、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交织在一起,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。
读书时常有的第一感觉就是怀念故乡。“陕山”被黄河分割,但风俗民情却大为相近,书中关于土地、节日以及当时各种日常生活的描述,经常让我想起家乡的人和事,想起与童年好友在黄土坡上摘酸枣摘桃杏、下河摸鱼摸虾,想起守着瓜田大快朵颐的时光,想起讲课极具当地语言风味的几位老师,也想起了与同学在麦场干活,他父亲的汗水和母亲的叹息。从西北到东北,离家十余载,畅游在书中关于家乡的那些生活描述,虽并非书中年代中人,但也深深的感觉到了那浓郁的乡情。
读书时常有的的第二感觉就是尊重劳动。无论是田间农活、屋里的家务,还是办公室的奋笔疾书、工厂里的机械作业,我想,科技进步日新月异,现在已经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看到华为对基础科学的重视和卧薪尝胆,如何理解和尊重劳动似乎也到了一个更大的范畴。不论从哪个角度思考,关于劳动,首先想到的就是真正基于善良的尊重劳动,平凡世界里的我们,从历史角度看,无论经历过什么、失去或拥有过什么都会化为尘埃,而做到真正的尊重却非常不易,书中很多人都通过“劳动”改变了生活,也正是这些勤劳个体的汇聚,才改变了国家和社会。
读书时常有的第三感觉就是理解苦难。书中既有头顶蓝天、脚踏黄土贫苦朴素的生活,也有面对亲情、爱情的无奈惋惜和愁苦感怀,既有面对孤独,却依然奋力向前的勇气和独立人格,也有与命运抗争,却坦然面对失败和遗憾的耐性和心态。凡此种种,让我想起了小学时那个捡起很小很小铅笔头,让我好好读书的大爷,还有每天凌晨2点起来熬好中药骑车20几公里送药的同学父亲。我想,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,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,才使人成熟起来,生活的意义也并不是我们得到过什么,而是经历苦难,自己内心是否感到充实。
书写到此,脑海中突然想起中学自习停电时,黑暗中那支“滋滋”燃烧的蜡烛,尽管光亮有限,却奋力燃烧突显那一刻的安静美好。当下社会,国家稳步前进,社会快速进步,每个人也都向往拥有更美好的生活,我希望,在我们不停奔跑、拼命努力的同时,也回过头真正的思考、感触、倾听一下历史步伐中那久远的声音,这种声音一定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抚慰心灵、控制欲望,减少膨胀,也一定会让我们明白生命的广阔和人生的意义。(赵阳)
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3生活总是会给人出一道道坎,它的含义不仅仅是让你有一条生命足矣,还让你学着如何活下去,如何活得精彩。
刚在书店拿到这本书的时候,被它的名字所吸引——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就好奇,这平凡的生活作者能写出什么花样来,便翻开了书,于是就被开头作者描写的环境给拉了进去,我毫不犹豫地决定,我要买下它。
这本书以文革后期的时代为背景,以陕北的黄土高原双水村田、孙、金三家人的生活为线索,主要讲述了孙家两兄弟的变迁。他们两个性格不同,但都为着自己的梦想拼搏着,虽然痛苦,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 ……此处隐藏12094个字……>
对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表现出主人公平凡背后的伟大。孙少平,他是农民的儿子,生活的贫困、命运的不公却并不曾将他的脊梁压弯,高中毕业的他虽没有良好的际遇,却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。从山乡教师到漂泊的揽工汉,从建筑小工到煤炭工人,惨淡的境遇没有阻碍他追求的脚步,美好的爱情坚定了他人生的信念。失去爱人的悲痛还在隐忍,一次义举中又遭受毁容的重创,然而不幸并不曾让他停滞不前,重拾信心,他又继续迎接生活的挑战。他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,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,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,他有铮铮铁骨,有强大的精神力量,有巨大的勇气。我们佩服他!
冰心说过:“爱在左,情在右。”是啊,《平凡的世界》这部书中记录的不论是亲情,友情还是爱情,都有一种扣人心弦的力量,不禁令人潸然泪下,为之动容,正如李煜所写“剪不断,理还乱,是离愁,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。”
二十年后再读这本书,明白了:生活不在于追求伟大,在平凡中寻找一道属于自己、属于社会的不平凡的道路,才是生活的真谛;懂得了不管命运多么不公,生活多么不如意,都要能够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地走下去;领悟了人生是一场永不止息的奔跑,没有重复的风景,只有奇迹的见证,没有明确的终点,只有追求的永无止境,对人生的责任与担当,对生活的执著追求与坚定信念的道理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14郝红梅,相信看过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同学都对她不陌生。说到郝红梅,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都是朝三暮四、水性杨花,还有偷窃的败坏品质,虽然我一开始对她也有这样的看法,但越往后看越觉得她还有另一面。
郝红梅可以说是班上长得最漂亮的女生,但是因为她是地主家的孩子,背负着沉重的政治包袱,所以她想要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能够过上比现在好的日子,她就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。这里也就看出郝红梅的责任感和对家的爱,即使这个家给予她的不是良好的家庭条件,而是沉重的政治包袱,她依旧选择为这个家承担起一切。但在当时还没有恢复高考的情况下,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是不现实的,所以她才选择找一个有钱的人嫁了,因此她才去高攀家境很好的顾养民。
但命运总是像在向这个可怜的人开玩笑。偷手帕事件发生后,顾养民不得不和她分手。后来她选择嫁给了一个外乡的小学教师。当她刚开始过上让她感到温暖的生活时,老天似乎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,她的丈夫去世了。这时的郝红梅可以说是真的崩溃了,但她没有被生活的不幸遭遇给打垮,在外面摆了一个水饺摊,用那可怜的收入来养家糊口。这时老天似乎又给了她希望。再遇到田润生后她表示愿意嫁给田润生并且愿意等他。虽然在过程中也遭受到许多苦难,比如润生家人的阻拦、自己的条件、还有村上毛蛋的猥亵,但她依旧带着对润生和生活的希望,坚强的走了下去,并且终于等到了润生,过起了幸福的生活。
她是那个年代不幸女性的代表,但她始终都没有向命运低头,她努力打拼,对未来始终心存希望,她的这种坚强难能可贵。她与田润生的相遇可以说是命中注定,,也是命运对郝红梅最好的回报与结果。
郝红梅虽然不是书中的女主角,可以说是一个小人物。命运多舛,经历坎坷。她一开始也对生活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但是经历了许多挫折之后,她成为了一个现实、坚强、成熟的女性。她没有像祥林嫂那样怨天尤人、自暴自弃,她秉持着对生活的希望面对残酷的现实,与这残酷的生活进行抗争。她锲而不舍、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非常难得。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与挫折,就如同这次的疫情一样,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另谁都想不到,但是大家还是众志成城,共同抗疫,迎接温暖、美丽的春天。"人生如逆旅,我亦是行人",当苦难来临时,每个人都似乎像一个一开始的郝红梅,孤独无助,渴望得到援助。但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是不现实的,就像一开始的郝红梅,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找一个好的夫婿身上,但残酷的现实告诉她这条路是不可行的。要想摆脱苦难,就要靠自己的努力,并且秉持着对生活的希望,积极乐观,永不言弃,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,美好的时光总会到来。
最后,也希望这冠状病毒能早日远离人类;也愿山河无恙,岁月静好;我也想祝愿大家能拥有郝红梅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坚持不懈、坚强乐观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精神品质,珍惜现在,也要珍惜生活中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,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,"会当凌绝顶,一看众山小"!
《平凡的世界》读后感15读了这本书,最让我难过的莫过于田晓霞的死,一个善良,开朗,大方的女孩,就因为一场大暴雨而走了吗?老天啊!你怎么怎么无情,为什么不眷顾一下那个爱一个挖煤小子的姑娘呢?她不因为他的家庭条件,家庭地位而看不起少平,一个无私漂亮的女孩一直爱着他,他是多么的幸福,但上天偏偏不偏爱这个饱受磨难的人。他敢爱敢恨,没有重蹈他哥的覆辙,尽管他也考虑着家庭背景之类的情况,但他们还是相爱了,两个有文化的人突破了传统思想的禁锢,彼此之间互相理解,互相交流,但……哎……
孙少平的爱情是悲剧的,但想一下他的好友金波,你或许会有一些改变,他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叫什么,仅仅是一次见面,一次拥抱,就这样一直这个小伙子想着,时时不能忘,但他几年之后再去找她的时候,一切都变了,物非人也非,他没再次见到他心中的女郎,带着无奈绝望离开了这个令他伤感难忘的地方。
两个好朋友的结局为什么怎么凄凉,但现实就这样,我们只能无奈的接受。
但同样他们的同班同学田润生,娶了他的同同学郝红梅(她是个寡妇,还带着个孩子),但为了爱情,不顾他的父母的反对依然和她结了婚,爱的力量真的有那么伟大嘛?或许只有自己体会了才会知道。
在看这部书前边的时候,我是多么想让少安和田润叶结婚,但少安没有这样做,难道是真的因为地位家庭的缘故,或许是吧!在哪个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年代,在哪个快要结束的时候,人们的思想到底是怎样的呢,恐怕只有哪个年代的人才知道吧!但,他幸运的娶到了秀莲,这个不要财礼而愿意嫁给他的女人,他可以说是幸福的,幸运的。但,和青梅竹马的润叶,就没那么幸运了,尽管他和有背景的家庭的儿子李向前结婚了,然而,他们就没同床过,一直分居两地,当然这主要是因为润叶不喜欢他,尽管他很爱她,几乎每天解酒消愁,就因为这样,不幸终于降临了,他遭遇了车祸,而且双腿残废,润叶感动了,终于来看他了。为什么人都这样呢,人在健康的时候你不去珍惜,往往在快要失去的时候,才会从中醒悟。他们可以说是幸福的,少安后来开了砖窑,润叶也有工作。
还有两个小子还没有说,那就是少平和金波的妹妹,少平和金波那时无法形容得铁哥们,然而,他们的妹妹也是很好的姐妹。她们两个可以说是最幸福的,都上了大学,没有像他们的哥哥那样为了家里而放弃了上学,他们都丰收了自己的爱情,在大城市里奋斗。
这篇故事主要说了末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故事,通过对双水村孙家、田家、金家的描写,很好了的展现了爱情、友情、亲情,写出了国家政策的变化,人们思想的变化。至于为什么叫“平凡的世界”,我认为:作者告诉我们,我们都是平凡的人,无论你的地位背景怎么样,在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,总要遇到许多许多的困难,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,人人都在为他的世界而奋斗,不论你是民还是官。
文档为doc格式